做決定

前陣子爸爸眼睛有點狀況,去了幾次診所然後轉診到大醫院。
檢查的結果沒事,一切正常。
就醫過程爸常常打電話給我,問我很多跟疾病、症狀、治療有關的事情。
會告訴我他上網查到什麼什麼資訊,跟醫生的對話等等。


有幾次覺得很不耐煩。沒有認真聽電話中爸講的內容。
怎麼老是把該問醫生的拿來問我啦,一直想什麼時候能講完掛掉電話。

面對被醫師懷疑可能有某種嚴重疾病,需要進一步檢查的忐忑心情。
需要有人討論有人分享,得到一點正面的支持。
或許目的不在得到什麼答案,就是想要一個聽眾這樣。
嗚~ 我不是好女兒..

最近在準備有關醫療自主權跟知情同意的資料,
知情同意的原則以醫療自主權為中心。
在充分說明治療處置步驟,不同的療法或作法可能的結果後,
交給病人(and 家屬)自主的選擇,取得同意後進行。

突然想到,如果是自己面對這種健康狀態不明的情況,
等待檢查結果時,應該也會很忐忑吧。
當結果是不好的,需要治療,聽完醫師的說明後,
我有自信能夠很堅定的做出決定嘛?
如果是重要的人,討論後,我能夠幫助他給他意見做出最好的決定嘛?
決定後,會不會常常想如果當初是用另一種方法,結果是會怎樣?

連學過一點點疾病皮毛的人都很沒有自信了,
更不用說是沒接觸過醫療專業的人了。

最後還是會選擇相信自己的醫師,請醫師提供專業上認為最好的方式,
然後follow這個建議。有些比較擔心的人就會去多看幾個醫生。
不同的醫師意見不一樣的時候,又是另一輪困難的選擇。

做一個關乎生命、預後的生活品質的決定,真的很難。
病人、家屬、醫師、照護團隊,每個角色都很重要,也都很難當。

醫療的決定是如此,生活中的重大決定或許比較簡單一些,
但也一樣是困難的過程。

每個經過深思熟慮後所下的決定,都是正確的,都值得獲得支持與理解。
但做決定後,面對結果的態度,是豁達接受、逃避,自責,或責怪他人,
或許是每個人一輩子都需要學習的課題吧。
文章分類: , | edit post
0 Responses